
前言:金配资炒股配资开户
1959年,开国大将许光达特地请了假,准备在家接待几位老师。为了迎接这次家访,他还细心打扫了房间。然而,等了一会儿,老师们却迟迟未到,许光达有些急了,便对儿子许延滨说道:“去看看老师们是不是已经来了?”许光达的妻子笑着说:“曾经南征北战的将军也会这么焦急?”许光达无奈苦笑:“这关系到儿子的前途呀!”那么,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这位大将如此焦急呢?
学霸许延滨:
原来,许延滨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!他不仅顺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,而且还在班里名列前茅。恰巧,今年学校有一个名额可以推荐出国留学,学校最先考虑的就是许延滨。可是,令大家意外的是,学校递交的留学申请竟然被退了回去。原因竟然是许延滨没有填写完整的家庭信息。每次填写表格时,他总是把“家庭信息”一栏空着,学校多次劝说他,也没有什么效果。学校因此怀疑他家有某些隐情,索性也不再多提。但这次留学申请必须提供完整的家庭资料,于是学校决定来家访。
展开剩余83%当时,出国留学非常不容易,能出国的人非富即贵,更别说凭个人努力能去读书。尤其是这次学校申请的,是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,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。这个机会,最终落到了许延滨身上。然而,许延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却不是高兴,而是“心酸”。为了争取这个机会,他付出了无数的努力。每天深夜,他的书桌上常亮着灯,默默奋斗。
得知消息后,许光达和妻子非常激动。即便是常年征战沙场的许光达,也不禁微微颤抖,他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无比骄傲。妻子则高兴得手舞足蹈,忙着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,并兴奋地说:“听说国外的大学非常好,儿子能去留学,未来一定可以‘成龙成凤’!”然而,许光达听到这话后却显得有些不悦,沉默了片刻后,他说道:“是现在的中国太落后了,才觉得国外的一切都好!”感受到妻子惊讶的目光后,他继续说道:“儿子即便要去留学,也该学些实用的技术,学成后,一定要回来建设祖国。”
许延滨立刻表示:“父亲放心,我一定不会荒废时光,在国外也要争取成为年级第一,为祖国争光!学成后,我一定会回国,虽然我们的国家还很贫弱,但我相信,经过我们的努力,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。”
然而,母亲却说道:“听说国外的工资是国内的几十倍,要是留在国外也没什么不好的,我们不偷不抢,想家了就回来看一看。”这番话让许光达颇为不悦,正想反驳时,门铃声响了,老师们终于来了!
教师的惊讶:
当家访老师走进许家时,看到这座独栋别墅,明显感到非常震惊。在北京,像这样的住宅可不多见,能住在这里的人必定非富即贵。许延滨的家庭住址一早就引起了学校的讨论,甚至有人说:“这地方,只有开国将帅才能住吧?”然而,老师们走进屋内,感觉气氛有些不对,似乎刚刚发生了某些不愉快的事情。而且,他们也察觉到,许家并不像其他家庭那样热情,反而呈现出一种“平等”的氛围。
正是这种“平等”的感觉让老师们感到舒适,他们感受到的热情并不像平时那样显得做作。紧接着,老师们突然愣住了,因为他们意识到,许延滨的父亲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许光达!见到这样一个传奇人物,老师们完全愣住了。原来,许延滨不愿意填写家庭信息,并不是因为有什么隐情,而是为了保持低调,避免给别人带来压力。
许光达的妻子感到有些不满和担忧,她觉得老师们的这种反应显得不够礼貌。然而,教师们的态度却是尊重与敬仰的。一位老师激动地对许光达说道:“在报纸上看到过您无数次,真没想到能亲眼见到您!”另一位老师也表示:“如果早知道您是许延滨的父亲,我们就不需要家访了。”原来,当时的家访不仅仅是了解家庭情况,更重要的是进行政治审查,确保留学申请者的家庭背景没有问题。
许光达的决定:
面对教师们的感慨,许光达冷静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:“第一,我知道很多留学的学生都不再回国,但我只有一个儿子,不能接受他留在国外;第二,我相信无论在哪里学习,成才与否取决于个人努力,我对儿子有信心;第三,我认为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系并不逊色于任何国家,儿子完全可以在国内接受到最好的教育;第四,学校里还有许多工人家庭的孩子,我觉得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个机会。”
许光达看向儿子,说:“儿子,这是我的想法,你同意吗?如果你坚持去留学,我不会反对。”许延滨坚定地回答:“父亲,您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,有您这样的父亲,我感到无比骄傲!”然而,许延滨的母亲却强烈反对,她觉得即便不留在国外,出国留学也有好处,放弃实在可惜。即使教师们也表示不解,但许延滨和父亲依然决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。
许延滨坚定地说:“正因为这个机会‘百利而无一害’,所以更应该让给那些更需要的人。毛主席说过,干部家庭应该多奉献。”最终,许延滨决定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,许光达也为儿子的决定感到自豪。
降衔申请:
1955年,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,并开始为革命时期的将领授衔。这是极大的荣耀,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权力与责任。许多将领都争相希望自己的军衔能升一两个级别。而令人意外的是,许光达主动向毛主席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,他认为自己资历不足,评为大将实在过高,希望毛主席能够批准他的请求。
毛主席对此感到疑惑,于是专门召见了许光达,想了解他的想法。许光达直言不讳:“主席,我从未参加过红军,资历不足,评为大将实在过于厚重,希望您能收回命令。”毛主席笑了笑,说:“我们共产党人看重的是战功,而不是资历。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功劳显赫,如果连你都没有被评为大将,那才是让人失望。”毛主席还举了一个历史故事,解释了为什么军衔要比功劳更大而不能比功劳更小,最终,许光达接受了自己作为大将的身份。
结语:
许光达要求自降军衔的事情,体现了他谦虚和为国奉献的精神。今天的许光达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军事领袖,他更是新中国历史中的一位杰出榜样。而许延滨,也通过自己的努力,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,投身于科技研究,成为中国军工发展的重要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